一個特別的週末

那個星期天,宏觀畫室瀰漫著顏料與紙張的清香。隨著一刀、一筆的推疊,水彩在紙上流動、沈澱、閃光。這是宏觀畫室首次邀請外部藝術家合作舉辦的工作坊,我們邀請到擅長以「刀筆水彩」描繪細膩情感的—劉佳琪老師。

刀筆水彩邂逅 - 層次與節奏


劉佳琪老師的作品,總能在柔與剛之間找到平衡。她說:「水彩有它自己的呼吸,而刀筆,是讓那個呼吸有了形狀。」課堂上,老師示範如何利用刀筆的邊緣推色、刮線,讓透明的水彩層次間出現微妙的立體感,就像光在顏色間緩緩走動。


這次課程特別使用「Mission 沈澱色顏料」,顏料中細緻的顆粒在紙面上自然沈降,讓畫面不需太多筆觸琢磨,就能呈現出豐富的質感與深度。即使是第一次拿起刀筆的學員,也能在短時間內畫出令人驚豔的作品。

 
 

每個人都能畫出屬於自己的顏色


這堂課沒有艱深的技法,也不需要太多繪畫基礎。老師從觀察色彩開始,引導大家體驗「顏料與水」的互動,用刀筆把顏料刮開之後用噴水器沖刷顏料,讓大家學會順著顏色的流動,而不是急著控制它。


有學員分享說:「原本基礎功沒那麼好會跟不上,沒想到最後畫出的作品效果非常好。只用三個顏色在畫面上沉澱開來。」或許,這正是刀筆水彩的迷人之處,每一筆都帶著個人情感的紋理,每一次暈染都獨一無二。

劉佳琪老師 - 在細節裡找到水彩的秩序


劉佳琪老師的教學風格很直接,沒有太多形容詞,也沒有刻意的渲染。她總是先示範一個動作,然後靜靜觀察每個學員的手勢。


「刀筆的角度,不只是畫線的工具,」她說,「它會決定顏料在紙上的重量和方向。」這句話讓人瞬間理解了她的教學核心,不是技巧的複製,而是觀察與控制的平衡。


課堂中,她會請學員反覆試幾次推色、轉筆、刮線,每一次變化都像在驗證顏料的反應。學員漸漸發現,水彩並非難以掌握的材料,只要懂得閱讀紙面上發生的變化,就能讓顏色為自己工作。這堂課不追求完美構圖,而是訓練「眼睛比手更快」。老師常說:「當你看懂水與顏料的關係,畫面自然就會成立。」她的教學清楚、有條理,也讓人重新認識水彩這個媒材的邏輯。

宏觀畫室的第一次外師合作 - 新的藝術篇章


這場【刀筆水彩工作坊】對宏觀畫室而言意義非凡。這不僅是第一次邀請外部藝術家授課,更是一次品牌理念的實踐,「讓藝術回到生活,讓創作成為一種日常。」


未來,宏觀畫室將陸續邀請更多不同領域的老師,從水彩、複合媒材、版畫到手作媒材,讓每位學員都有機會在不同風格的創作裡,找到與自己最契合的節奏。

 

一段延續


雖然這次精彩的工作坊已經圓滿結束,但每一張作品、每一滴顏料的沈澱,都成為學員生命裡的小小印記。

如果你錯過了這次,也別擔心。宏觀畫室將持續推出更多藝術體驗課程,讓每一次創作,都成為生活裡最美的片刻。


👉 歡迎追蹤 宏觀畫室 FacebookInstagram

搶先知道下一場藝術工作坊的開課訊息。